所属地区:上海小吃
菜系类别:传统小吃
菜系相关功效:青团是清明节期间的传统食品,具有清热解毒、养胃健脾的功效。因其使用青汁制作,富含植物纤维和天然色素,有助于促进消化、增强食欲。
青团的制作材料:
糯米粉500克
豆沙馅料250克
青汁(可用菠菜、艾草等绿色蔬菜榨汁制成)200克
芝麻油适量
青团的详细介绍:
青团起源于宋代,最初为清明节期间用来祭祀祖先的寒食点心之一,古称“粉团”。明清时期在江浙沪一带广为流传,并逐渐演变为今日所熟知的“青团”。其因外皮采用青汁调色而呈现出碧绿色泽,故得名“青团”,是春季时令美食的代表。
青团的特色:
外观圆润饱满,色泽翠绿诱人,外皮软糯不粘牙,内馅香甜适口,入口细腻富有弹性,带有淡淡的青草香气。
青团的详细制作步骤:
-
准备青汁:
取新鲜菠菜、艾草或其他深绿色蔬菜适量,洗净后焯水烫熟,放入搅拌机中加少量清水打成糊状,用滤网过滤出青汁约200克备用。 -
和面:
将糯米粉倒入大盆中,缓慢加入适量沸水进行初步烫面,边倒边搅拌,使糯米粉部分熟化,增加黏性与延展性。随后缓缓倒入准备好的青汁,边倒边搅拌均匀。 -
揉面:
用手反复揉搓糯米粉团,直至表面光滑、柔软且不粘手为止。注意揉面过程中如发现面团偏干,可适当补加少许温水;若太湿,则可添加少量糯米粉调整。揉好后盖上湿布或保鲜膜静置10分钟,让面团充分松弛。 -
分剂子:
将面团搓成长条,切成大小均等的小剂子,每个约75克,搓圆后按扁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皮。 -
包馅:
取适量豆沙馅(建议每份约25克),放在面皮中央,像包汤圆一样慢慢收口,捏紧封口后搓成圆球状,确保豆沙馅完全包裹其中,避免蒸制时漏馅。 -
蒸制:
在蒸笼底部铺上一层湿润的纱布或烘焙纸,将做好的青团生坯间隔摆放,防止蒸熟后粘连。锅中烧开足量水,放入蒸笼,大火旺汽蒸约15分钟至青团表面鼓起、颜色更加鲜亮即可关火。 -
涂油:
蒸好的青团趁热取出,放置在已涂抹芝麻油的案板或盘子上,待稍凉后逐个在其表面轻轻刷上一层芝麻油,以保持光泽度并防止相互粘连。
青团的制作要领总结:
- 揉面必须充分,面团应达到光滑、柔软、有弹性的状态,同时颜色均匀一致;
- 蒸制时需使用大火快蒸,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影响口感及色泽;
- 出锅后及时抹油,不仅提升成品外观,还能有效延长保存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