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系:干果制作
龙眼干的制作
【功效】
龙眼干具有补益心脾、养血安神、增强记忆力等功效,适合体质虚弱、失眠健忘、气血不足者食用。同时富含糖分和多种微量元素,是理想的天然营养食品。
【材料准备】
主料:新鲜龙眼若干(建议选用成熟度适中、果肉饱满的果实)
【详细制作步骤】
-
原料选择
选取品质优良的新鲜龙眼作为原料,要求果肉乳白色、晶莹多汁,味道清甜醇厚,果壳呈黄褐色略带青色。剔除未成熟、破损或腐烂的果实。 -
剪果处理
使用锋利剪刀将龙眼果粒从果穗上剪下,每颗保留约1.5毫米长的果梗。将剪好的龙眼放入竹篓中,并挑出破果及杂质,确保果粒完整无损。 -
分级筛选
使用不同孔径的竹筛对龙眼进行分级,通常分为四级。分级有助于后续加工均匀受热,提高成品质量一致性。 -
浸水润湿
将分级后的龙眼分别装入摇笼中,整体放入清水中浸泡3~4分钟。此步骤可使果皮软化,便于后续砂摇操作。 -
过摇去壳
将浸水后的龙眼倒入特制摇笼中,每笼装果约35公斤。将摇笼悬挂于离地面约1米高的树枝上。向笼内撒入200~500克干净细砂,两人各执笼端用力摇动600~800次,时间约为6~8分钟。当果壳表面呈现棕色时即可停止。此过程通过摩擦去除果壳表层,使果壳变薄且光滑,有利于后续烘干。 -
初焙干燥
过摇结束后,将龙眼果均匀铺放在焙灶上。焙灶前沿铺放厚度为17厘米,后沿为11厘米,每次可烘焙300~350公斤果实。燃料建议使用干树枝,控制火候。每隔8小时翻动一次,采用“三层起焙法”:将上、中、下层的果实用竹篓分开,再依次倒回焙席,耙平后重新摆放。重复该过程两次,总计烘焙3~5小时后,即可将果实集中装篓。 -
再焙定型
初焙完成的龙眼干在存放2~3天后,由于水分由果核向果肉扩散,果面会略微湿润。此时需再次进行文火烘焙,时间约12小时,中间需多次翻动。当用手压不出汁液,剖开后果核呈栗褐色时即可结束烘焙。出炉后置于阴凉通风处散热24小时,以稳定品质。 -
剪蒂整形
使用剪刀将龙眼干上的果梗剪除,使成品外观整洁美观。 -
二次分级
根据果粒大小再次进行筛选分级,通常分为四个等级:三元(果径2.91~3.2厘米)、四元(2.16~2.75厘米)、五元(2.31~2.45厘米)、中元(2.16~2.3厘米)。一般三元果约占总量的10~20%,四元占30~40%,五元占25~40%,中元占15~20%。 -
包装保存
龙眼干应在初次烘焙一周内进行包装。若超过一周应重新文火烘焙1~2小时,以杀菌防虫。包装容器建议使用规格为50×43×56厘米的干燥木箱,内部衬垫干箬叶与塑料薄膜。装箱过程中不断轻摇木箱,使龙眼干紧密填实。封箱后钉紧铁钉,为防止运输破损,外层加套竹篾并用绳捆扎成井字形。每箱容量约为30公斤。
【质量标准】
- 外观颗粒圆整、大小均匀,果壳呈黄色。
- 果壳坚硬易碎,果核脆而有响声。
- 果肉色泽金黄透亮,表面有细致皱纹,果柄部略带红色;果肉不粘手,与果核易分离,口感甜香细腻,含水量控制在15~19%之间。
- 成品重量感强,放置台板上不易滚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