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系:江浙菜
口味:酱香味
工艺:酱制
大酱的制作材料:
主料:大豆5000克
辅料:小麦面粉2250克
调料:食盐4300克、黄曲种5克
大酱的特色与功效:
本品味道醇正,香气浓郁,是日常烹饪中不可或缺的调味佳品,具有提鲜增香的作用。此酱品具有典型的江浙地方风味,适合用于烧菜、拌菜、蘸食等多种用途。
【详细步骤说明】:
-
选豆浸泡
选取优质黄豆5000克,挑除杂质后放入清水中充分浸泡,时间一般为8~12小时,直至豆粒完全吸水膨胀,手感柔软无硬芯为止。 -
蒸煮黄豆
将泡好的黄豆捞出沥干水分,放入蒸锅中隔水蒸熟,建议用大火蒸约2~3小时,确保豆子软烂易压碎,以利于后续发酵。 -
拌粉接种
蒸好的黄豆摊凉至室温(约30℃左右),加入小麦面粉2250克搅拌均匀,使每颗豆子都裹上一层面粉。然后加入黄曲种5克,再次搅拌均匀,以便菌种分布均匀。 -
入室发酵
将拌好面粉和菌种的黄豆铺在干净竹席或容器中,厚度控制在10厘米左右,置于温度保持在25℃左右的密闭室内进行自然发酵。发酵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温度变化,保持料温在36~40℃之间。 -
翻动控温
发酵开始24小时后,将物料上下翻动一次,以促进均匀发酵。三天后可见表面长出黄色菌丝,此时标志着发酵初步完成。 -
加盐腌制
准备浓度为16%~18%的盐水(即每100公斤水加入16~18公斤盐),将发酵好的豆料转入缸中,并加入适量盐水淹没原料,盐水比例约为豆料重量的1:1。 -
日晒搅拌
将装有原料的酱缸置于阳光充足、通风良好的地方曝晒,每日搅拌1~2次,防止霉变并促进酱色和酱香的形成。持续曝晒约两个月,期间注意防尘防虫。 -
成品收存
待酱体呈深褐色、香味浓郁时即可判断大酱已成熟。将其装入干净密封容器中,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,随取随用。
温馨提示:
整个制作过程需保持器具清洁,避免杂菌污染;天气较冷时可适当延长发酵时间,确保质量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