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小吃扁肉的做法详细介绍
所属地区: 福建小吃
工艺: 熬煮汆炖烩焖法
扁肉的制作材料:
- 面粉 500克
- 食碱 15克
- 猪后腿肉 500克
- 味精 100克
- 芝麻油 5克
- 香葱 10克
- 熟猪油 10克
- 酱油、精盐、醋、胡椒粉各 15克
扁肉的介绍:
扁肉是福建省内广受欢迎的一种传统小吃,有些地方也称为“馄饨”。福建扁肉与外地馄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:
- 扁肉的皮和馅中均加入适量食碱,使口感更筋道;
- 馅料采用木槌反复捶打而成,使其更加细腻入味;
- 扁肉多搭配高汤,并辅以酱油、味精、胡椒粉、醋、辣椒、葱花等调料,整体味道清爽可口;若与清面一同煮制,则被称为“扁肉面”,别具风味;
- 包法多样,手法灵活且速度较快。
扁肉的特色:
皮薄如纸,馅香鲜美,入口爽滑,清淡而不失风味。
详细做法步骤:
第一步:制作扁肉皮
- 将面粉倒在案板上,中间扒出一个凹窝。
- 在窝中加入食碱10克和清水175克,用手慢慢搅拌至形成面团。
- 揉匀后静置醒发约15分钟,使面团更具延展性。
- 取面团擀成极薄的面皮(越薄越好),再用刀切成6厘米见方的小片,作为扁肉皮备用。
第二步:调制扁肉馅
- 选用新鲜猪后腿瘦肉,去除筋膜后放在砧板上。
- 用木槌反复捶打猪肉,直至肉质糜烂呈糊状(这是扁肉口感鲜嫩的关键步骤)。
- 将捶好的肉泥放入盆中,加入精盐5克、清水200克搅拌均匀。
- 再依次加入剩余的食碱和味精,继续顺时针搅打,直到肉馅变得粘稠有弹性,放置一旁待用。
第三步:包制扁肉
- 取一片扁肉皮放在左手掌心,右手执小竹片或刮刀,挑取适量肉馅置于皮中央。
- 左手轻轻捏住皮边,右手顺势将馅推入皮中,同时收紧边缘,快速成型。
- 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包好所有扁肉,注意动作要轻快,避免馅料外溢。
第四步:煮制扁肉
- 锅中加足量清水,大火烧开。
- 将包好的扁肉逐个下锅,用勺子轻轻推动防止粘底。
- 待水再次沸腾后,转中小火煮约5分钟,直到扁肉全部浮起。
- 用漏勺捞出扁肉,控干水分备用。
第五步:调制汤汁并装碗
- 取一大碗,先倒入高汤,再依次加入酱油、味精、熟猪油、醋,搅拌均匀。
- 将煮好的扁肉放入汤汁中。
- 最后滴几滴芝麻油,撒上切碎的香葱末和少许胡椒粉即可。
扁肉的制作要领:
- 选材讲究: 扁肉馅应选择新鲜猪后腿瘦肉,不仅吃水量大,而且捶打后更容易吸收调味料,使成品口感更有嚼劲。
- 加碱技巧: 面皮和肉馅中加入适量食碱,不仅可以增加筋道感,还能延长保存时间,防止酸败。
- 去碱提味: 汤中加入少量醋,不仅能中和碱味,还能提升整体的鲜香风味。
- 包制手法: 包扁肉时需熟练掌握手法,确保皮不破、馅不漏,外形美观,口感一致。
功效说明:
扁肉属于清淡类食品,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,易于消化吸收,适合各类人群食用。常用于早餐或夜宵,既能补充能量,又不会给肠胃造成负担。在福建当地扁肉也被视为一种滋补养胃、健脾开胃的传统小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