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菜谱大全 > 熏下胲家常做法大全

熏下胲家常做法


菜系:私家菜
口味:咸鲜味
工艺:熏

熏下胲的制作材料:
主料:猪头5000克
调料:盐290克,五香粉15克,白砂糖10克

熏下胲的特色:
色泽呈黄褐色,无骨,皮面无毛,味香,食用鲜美可口。

详细制作步骤:

  • 原料整理处理:

    • 首先将整只猪头清洗干净,用刀将其劈成“马面”和“下胲”两部分(其中马面部分可用于制作其他菜品如熏马面)。
    • 接着从下胲部位剔除所有大骨、小骨以及舌根部分,确保肉质干净无杂质。
    • 用刀刮净猪皮表面的硬毛、软毛及绒毛,然后放入水盆中彻底清洗,去除血水和污物。
    • 清洗完成后,将下胲肉捞出沥干水分,放置通风处晾至表面干燥,准备进入腌制环节。
  • 腌制入味:

    • 将下胲肉较厚的部分用刀划几道口子,便于后续调料更好地渗透入味。
    • 准备腌制调料:将粗盐、硝(可用替代品或省略以减少健康风险)、五香粉、白砂糖混合均匀。若环境温度高于30℃,建议加入少量安息酸钠以增强防腐效果。
    • 将混合好的调料均匀揉搓在下胲肉表面,尤其是划口处和肉厚部位,确保每一寸都充分接触调料。
    • 腌制完成后,将肉放入密封容器或保鲜袋中,送入0℃左右的冷库或冰箱中冷藏腌制,时间约为72小时,使味道深入肉内。
  • 初步煮制定型:

    • 取出腌制好的生肉坯,放入锅中,加入足量清水,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继续煮制10至15分钟,使其初步熟化并去除多余油脂和腥味。
    • 煮好后立即捞出,控干水分,并用铁钩(直径约1厘米)穿挂在下胲嘴唇处,方便后续挂起冷却与熏制。
    • 待其自然晾凉后,准备进入熏制工序。
  • 熏制增香上色:

    • 将晾凉的半成品肉坯挂入烘箱中,盖上麻袋以保持烟雾浓度和温度。
    • 在炉内点燃白炭,控制火候使烘箱内温度维持在120至130℃之间,进行高温熏制,持续约45分钟。
    • 随后,在炉顶加盖一层甘蔗皮,利用其燃烧产生的清香进一步增添风味,继续熏制45分钟。
    • 熏制完成后取出,待完全冷却后即为成品熏下胲,外皮呈黄褐色,香气扑鼻。

熏下胲的制作要诀:

  • 硝水(硝酸钾或硝酸钠溶液)具有使肉类颜色红润的作用,但对人体有一定潜在危害,所以应控制使用量,避免长期大量摄入。
  • 苯甲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防腐剂,通常为白色颗粒状,微带安息香气味,味微甜,有轻微收敛性;易溶于水,在碱性环境中效果不佳,主要用于防止霉菌和酵母菌生长。
  • 若担心化学添加剂对健康的影响,可在腌制过程中适当减少或替换硝和苯甲酸钠,采用天然防腐方式延长保存时间。

使用说明

爱查询菜谱,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美食菜谱平台,它精心汇编了国内外各大菜系的精华,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菜谱大全。这里汇聚了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,同时也融合了世界各地的异国风味,共计收录了超过2万个菜谱。无论是传统家常菜,还是新颖创意料理,用户都能在这里找到,并且可以免费查询,让每一位热爱烹饪的朋友都能轻松提升厨艺,成为家里的星级大厨,从此烹饪不再求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