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地区:云南小吃
工艺:烙焙法
喜洲粑粑的制作材料:
面粉1000克,老面300克(以12个计量),芝麻300克,红糖200克,食碱2克,菜籽油50克。
喜洲粑粑的介绍:
喜洲粑粑因起源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喜洲镇而得名,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小吃之一。根据口味不同,分为甜味和咸味两种类型,深受百姓喜爱。民间常采用上下底火烤制的方式进行制作,使得外皮酥脆、内里柔软。以下详细介绍的是市面上常见的胡麻甜粑粑做法。胡麻即胡芝麻,属于亚麻科植物胡麻的种子,香味略逊于芝麻但产量更高,适合种植在田边地角等零散土地上。
喜洲粑粑的功效与特色:
此小吃具有健脾养胃、润肠通便的功效,尤其适合早餐或下午茶时食用。其口感香甜酥脆,搭配传统的烤茶一同享用,别有一番风味,体现了云南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详细制作步骤如下:
第一步:准备胡麻馅料
- 将300克胡麻(或芝麻)放入干净炒锅中,用小火慢慢焙炒至香气四溢、颜色微黄,注意不断翻动以防炒糊。
- 焙好的胡麻倒入容器中,加入200克红糖拌匀,再捣成细腻的茸状,作为甜馅备用。
第二步:调制面团
- 取1000克面粉放入大盆中,加入300克老面及适量清水,搅拌均匀后揉成半酵面团(即部分发酵面团)。
- 揉好后面团盖上湿布或保鲜膜,静置发酵约30分钟至1小时,视室温而定,待其略有膨胀即可。
第三步:处理面团并包入馅料
- 在面团中加入2克食碱(提前用水化开),反复揉匀,使碱水充分融入面团中,消除酸味并增加筋道感。
- 将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,分割为若干个小剂子(每个约80-100克),用手压扁后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片。
- 每个圆片中央放入适量胡麻红糖馅(约20克左右),像包包子一样收口捏紧,再轻轻按压成圆形粑粑形状。
第四步:烙制粑粑
- 取一口平底锅置于炉灶上,烧热后刷一层菜籽油,防止粘锅。
- 将做好的粑粑生坯放入锅中,先用中火烙至表面结出硬壳,期间可适当翻面确保受热均匀。
- 待两面均呈金黄色后,转为小火继续烘烤约5-8分钟,直至粑粑完全熟透、内部松软,外皮更加酥脆即可取出。
第五步:成品装盘
将烙好的喜洲粑粑盛出晾凉片刻,趁热食用最佳,香甜酥脆,风味十足。
喜洲粑粑的制作要领:
- 胡麻(芝麻)一定要用小火慢焙,避免焦糊影响味道;
- 面团加碱后必须揉匀,否则会出现“花碱”现象,影响口感与色泽;
- 包馅时注意封口严密,防止烘烤过程中馅料外漏;
- 火候控制是关键,前期中火定型,后期小火熟透,确保外酥内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