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小吃岐山臊子面(陕西的做法详细介绍)
所属地区:陕西小吃
工艺:熬煮汆炖烩焖法
菜系功效:
岐山臊子面是陕西地区的传统美食,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。其面条筋道柔韧,臊子鲜香浓郁,汤汁丰富而不油腻,是一道营养均衡、易于消化的主食,适合家庭日常食用,也常用于节庆宴席中,寓意长寿吉祥。
制作材料:
面粉1000克,带皮猪肉500克,黄花菜适量,木耳适量,青菜适量,精盐适量,红醋适量,油泼辣椒适量,花生油适量,葱姜少许,肉汤适量。
详细制作步骤:
-
和面与醒面:
将面粉倒入盆中,慢慢加入适量清水,边加水边搅拌,直至形成絮状物。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,过程中可适当用力揉压,使面团更加筋道。揉好后盖上湿布或保鲜膜,静置饧发30分钟左右,让面团充分松弛。 -
擀面与切面:
饧好的面团取出,再次揉匀,搓成长条状,然后切成大小适中的剂子。将每个剂子按扁后,用擀面杖擀成极薄的大片,再将其缠绕在擀面杖上。使用刀具沿着擀面杖边缘,一根根“划”下,这种技法称为“励”,不同于普通切面,要求动作均匀有力,保证面条宽窄一致、不断不粘。 -
准备配料:
带皮猪肉洗净后切成小丁;干黄花菜和干木耳提前用水泡发,洗净后分别切碎;青菜择洗干净备用。 -
炒制臊子:
锅中加入适量花生油,烧热后放入葱丝、姜丝爆香。接着下入猪肉丁煸炒至出油、微焦,加入适量料酒去腥。随后加入木耳碎、黄花菜碎继续翻炒,再加入青菜略炒几下。随后倒入足量肉汤(可用清水代替),调入适量精盐、红醋、油泼辣椒,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慢炖约10分钟,撇去浮沫,使臊子味道更纯正、香气四溢。 -
煮面与浇头:
另起一锅水烧沸,将擀好的面条抖散后下锅,煮至熟透但不软烂,捞出沥水。将煮好的面条盛入碗中,浇上热腾腾的臊子即可食用。
制作要领:
- 面团要稍硬一些,这样面条更有筋道;
- 擀面时要厚薄均匀,便于后续划面操作;
- 划面时手法要熟练,做到宽窄一致、不断不粘;
- 正宗吃法讲究“一碗汤不断加面到底”,即汤多面少,吃完面不喝汤。
结语:
岐山臊子面源于唐代“长命面”,历史悠久,风味独特。其臊子酸辣鲜香,面条滑爽劲道,配以多种食材,营养全面,是陕西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,深受各地食客喜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