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地区:湖北小吃
工艺:炸汆法
面窝的制作材料:
大米4600克,芝麻50克,黄豆400克,葱花500克,精盐100克,芝麻油5000克,姜米100克。
面窝的特色:
色泽金黄,呈圆窝式,中间薄焦酥,边圈厚柔软,味正,含有葱、姜、芝麻香,脍炙人口。
面窝的相关功效:
作为湖北传统小吃,面窝不仅风味独特,而且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植物蛋白,具有补充能量、健脾开胃的功效,适合早餐或下午茶搭配食用。
详细制作步骤:
-
准备原料:将大米放入清水盆中淘洗,去掉杂质,洗净后沥干水分,重新放入盆中备用。同时准备好黄豆、芝麻、葱花、姜米、精盐及芝麻油等原料。
-
浸泡与磨浆(第一阶段):在装有大米的盆中加入清水,水量以刚好没过大米为宜。然后加入黄豆150克,一起浸泡至水分渗透进米粒内部(约需数小时)。待浸泡完成后,捞出沥干,用石磨或料理机将其磨成细腻的米浆,盛入大盆中备用。
-
处理剩余黄豆:将剩下的黄豆250克放入钵中,加入适量清水浸泡至豆子充分吸水膨胀(约需数小时),再将其磨成豆浆,倒入另一只干净的钵中静置备用。
-
调制米浆:将之前磨好的米浆倒入盆中,加入精盐、葱花、姜米,搅拌均匀。在正式开始炸制前,分次加入适量的黄豆浆进行调配,使整体米浆呈现适当浓度,并有助于发酵起泡,形成蓬松口感。
-
加热油锅:将芝麻油倒入锅中,置于旺火上烧热,待油温达到八成热(约200℃左右,油面泛起轻微烟雾)时即可开始炸制。
-
成型与油炸:
- 取铁制圆形窝勺(中间凸起、边缘凹陷),先撒少量芝麻于窝勺底部。
- 用勺子舀取适量调好的米浆倒入窝勺内,用另一把小勺顺边缘划一圈,形成空心窝状。
- 将窝勺缓缓放入热油锅中炸制,待一面呈现金黄色时,小心将米窝从窝勺中脱出。
- 用铁火钳夹住翻面继续炸制,确保两面都均匀受热,直至颜色金黄酥脆即可捞出。
-
重复操作: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制作其余面窝,注意控制每次下料的间隔时间,避免油温骤降影响成品质量。
-
控油与装盘:将炸好的面窝放置于厨房纸上稍作控油,去除多余油脂后即可装盘食用。
面窝的制作要领:
- 米浆与黄豆浆的比例要掌握好,黄豆浆应在炸制过程中适时添加,以促进发酵起泡;
- 油温不宜过高,以免外焦里生,炸制过程应快速,变金黄色即刻捞出,保证口感外酥内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