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小吃姜汁排叉的做法详细介绍
所属地区:北京小吃
工艺:炸汆法
姜汁排叉的制作材料:
精面粉1000克,鲜姜50克,白糖250克,桂花25克,饴糖1000克,青红丝75克,植物油1500克(约耗600克)。
姜汁排叉的介绍:
此点又称姜酥排叉、蜜排叉。不但是北京传统小吃,也是北京茶菜的一个品种。所谓茶菜是满族、回族礼仪性食品。满族人所设大、小满汉席,都以茶及茶食为先,后食冷荤、热菜、甜食、汤等,层次极为鲜明。回族人因不饮酒,但为了必要的礼节应酬,又多以茶代酒,故茶菜必在其中。
姜汁排叉的特色:
色泽金黄,酥脆香甜,姜汁味浓郁,口感层次分明,是老少皆宜的传统京式茶点。
姜汁排叉详细做法步骤:
第一步:和面与擀皮
- 取一个大盆,放入1000克精面粉,逐渐加入适量清水,边加水边搅拌,直至形成较硬的面团。
- 将面团揉至光滑、均匀,盖上湿布或保鲜膜,静置饧发30分钟左右,使其更加柔软有韧性。
- 饧好的面团反复擀压成薄片,厚度约为2毫米左右,尽量擀得均匀平整,以便后续切制和炸制效果更佳。
第二步:切割排叉生坯
- 将擀好的面片从一端卷起,再横向切成宽约3厘米、长约7厘米的长条状。
- 每两条叠合在一起,在中间部位用刀先切一道长口,再在其两侧各切一道短口。
- 然后将切好的面片轻轻拉开并翻转,整理成排叉形状的生坯。
第三步:熬制姜汁蜜
- 鲜姜洗净去皮,剁成细末或榨出姜汁备用。
- 另取锅一只,加入约750克清水、姜末、250克白糖、1000克饴糖以及25克桂花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熬煮。
- 不断搅拌,待糖液变稠、能拉出丝来时即可关火,保持温热状态备用。
第四步:油炸成型
- 锅中倒入1500克植物油,烧至六成热(约180℃),将排叉生坯逐个下入油锅中。
- 用中小火慢炸至表面呈现金黄色,并浮起酥脆感时捞出控油。注意控制油温,避免炸糊或外焦内生。
第五步:裹蜜与整形
- 将炸好的排叉趁热迅速放入之前熬好的姜汁蜜中,快速翻拌,使每块排叉均匀裹上一层蜜汁。
- 裹好蜜的排叉捞出后立即摊放在干净的石板或案板上,趁热撒上75克青红丝,稍作点缀。
- 待其自然晾凉后即可装盘食用,也可密封保存,随吃随取。
姜汁排叉的制作要领:
- 面团一定要揉匀并充分醒发,确保口感酥脆不硬;
- 姜汁蜜需熬至粘稠适中,过稀则挂不住糖衣,过稠则影响口感;
- 油炸时油温不宜过高,以免外焦里生,炸制时间视排叉大小调整,确保内部熟透。
姜汁排叉的功效与作用:
本品具有暖胃驱寒、增进食欲之功效,尤其适合秋冬季节食用。姜汁成分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身体抗寒能力,是一款兼具美味与养生的京式传统小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