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小吃淮安茶馓的做法详细介绍
所属地区: 江苏小吃
工艺: 炸汆法
淮安茶馓的制作材料:
精面粉2500克,黑芝麻75克,精盐50克,芝麻油5000克(实际耗用约1850克)。
淮安茶馓的介绍:
淮安的岳家茶馓历史悠久,闻名遐迩。相传在清咸丰五年,由淮安人岳文广将家传的茶馓进行改良后制成。成品茶馓条细如麻线,口感酥脆,入水即化,香气浓郁。其造型多样有梳子形、扇形、菊花形、宝塔形等。因多用于非正餐时与茶同食而得名。茶馓在清代曾被选为贡品,并于1930年荣获巴拿马博览会奖牌。
淮安茶馓的特色:
色泽金黄,香酥脆松,入口即化,具有浓郁的芝麻香味和面香。
详细制作步骤:
第一步:调制面团
- 取一大盆,放入精面粉2500克。
- 根据不同季节加入适量水进行和面:
- 春秋季节:每500克面粉使用温水450克;
- 夏季:每500克面粉使用凉水350克;
- 冬季:每500克面粉使用温开水500克。
- 同时加入黑芝麻75克和精盐50克,搅拌均匀。
- 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,过程中反复揉压至少三次,以增强面团筋性。
- 揉好后盖上湿布,静置饧发30分钟,使面团更加柔软易操作。
第二步:搓条盘条
- 面团饧好后,将其搓成长条状,粗细约为桂圆大小。
- 在盆内抹一层芝麻油,防止粘连,将面条盘旋放入盆中。
- 每盘一层,再浇上少量芝麻油,使其层层分离不粘连。
- 盘好后静置约1小时,让面筋进一步松弛。
- 取出后,在案板上抹油,将面条重新取出搓成毛笔杆粗细的长条。
- 再次盘入抹油的盆中备用,等待下一步操作。
第三步:炸制成型
- 锅中倒入足量芝麻油(约5000克),加热至八成热(约180℃)。
- 取一条搓好的面条,绕在手上,呈扇形缠绕约60圈。
- 先用手轻轻拉开至约20厘米长,再用两根长竹筷插入面条中间,继续拉伸至约30厘米长,直至面条细如麻线。
- 将拉好的面条缓缓放入油锅中,保持筷子撑住面条,轻摆几下帮助定型。
- 然后将两根筷子交错叠放,使面条自然折叠成扇形,抽出筷子,继续炸制。
- 控制火候,炸至颜色金黄酥脆即可捞出,每把重量约40克。
淮安茶馓的制作要领:
- 面团处理是关键:必须反复揉面,确保面团光滑且富有弹性;
- 搓条需分阶段进行:先搓成粗条,再逐步拉细,每次搓条前都应抹油以防粘连;
- 控制油温:炸制时油温不宜过高,避免颜色过深或焦糊影响口感与外观;
- 手法熟练度决定成品质量:绕条、拉条、入锅、定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验积累,才能做出细如麻线、酥脆可口的正宗茶馓。
淮安茶馓的功效与作用:
作为传统小吃,茶馓不仅风味独特,还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植物油脂,能提供一定的能量补充。因其酥脆易消化,常作为茶点搭配饮品食用,尤其适合早餐或午后小憩时享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