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菜系:广西小吃
菜系功效:桂林粽子作为传统节令食品,不仅美味可口,还具有补中益气、健脾养胃、清热解毒等功效。糯米性温能暖脾胃,适合春夏食用;搭配绿豆、莲蓉等配料,还能起到清热祛暑的作用。
菜名:桂林粽子的做法详细介绍
【制作材料】:
- 主料:优质糯米(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,建议过夜)。
- 馅料:根据口味可选用绿豆、红豆、花生、五花肉(或腊肉)、板栗、莲蓉等。
- 辅料:新鲜竹叶(提前洗净并煮软)、棉线或草绳。
【详细步骤】:
第一步:准备馅料
- 若使用豆类(如绿豆、红豆),需提前浸泡6小时以上,直至豆粒膨胀变软。
- 花生同样需要浸泡数小时,去除外皮后备用。
- 五花肉或腊肉切成小块,用酱油、盐、五香粉等调料腌制至少2小时,使其入味。
- 板栗去壳取仁,莲蓉准备好备用。
第二步:处理糯米
- 将糯米淘洗干净,浸泡至手感无硬芯为止。
- 沥干水分后,可根据口味加入适量食盐拌匀,使糯米更具风味。
第三步:包粽子
- 取2-3片竹叶叠放在一起,卷成漏斗状。
- 先放入一层糯米,再放入适量馅料(如豆类、肉块、板栗等),再盖上一层糯米封顶。
- 将竹叶包裹紧实,形成三角形或其他传统形状,确保不露米。
- 用棉线或草绳将粽子扎紧,防止煮的过程中散开。
第四步:蒸煮粽子
- 准备一口大锅,放入适量清水,水量以能淹没粽子为宜。
- 将包好的粽子整齐码放在锅内,上面可压一个盘子以防浮起。
- 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慢煮1至2小时,视粽子大小而定,直到糯米完全熟透、香味四溢。
- 煮好后取出,稍微冷却后剥去竹叶即可食用。
【注意事项】:
- 包粽子时要尽量压实,避免内部留有空隙导致夹生。
- 不同口味的粽子可分开包制,便于分类保存和食用。
- 剩余粽子可冷藏保存2-3天,再次食用前可蒸热或煎炸,口感更佳。
桂林粽子因其丰富的配料和独特的风味,深受人们喜爱,是节日或家庭聚餐中的经典美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