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小吃白肠的做法详细介绍
所属地区:西藏小吃
菜系功效:温补御寒、增强体力,适合高原寒冷环境下食用
白肠的制作材料:
主料:绵羊(或牛)肠 2 米左右
辅料:大米 100 克、羊血 300 毫升、羊油 50 克、熟羊肉(或牛肉)丝 100 克
调料:食盐 适量、花椒粉 少许、葱末 适量、姜末 适量、五香粉 少许
详细制作步骤:
-
处理肠衣:选用新鲜绵羊或牛的小肠,长度约 2 米。将肠子反复用清水冲洗干净,再用盐和醋搓洗去除异味,最后用清水漂洗干净,沥干备用。
-
准备配料:将大米淘洗干净,放入锅中加水煮至八成熟,捞出沥干备用。羊血提前过滤去杂质,保持液态。羊油切丁或剁碎,使其在加热时更容易融化。熟羊肉(或牛肉)切成细丝备用。
-
调制馅料:在一个大碗中,将煮好的大米、羊血、羊油、肉丝混合,加入适量食盐、花椒粉、五香粉、葱末和姜末,充分搅拌均匀,使所有食材融合入味。注意调味不宜过重,以突出原味为主。
-
灌装白肠:将拌好的馅料小心地填入清洗干净的肠衣一端,边填边用手轻轻推动,确保填充紧实但不过于胀满。两端用细绳扎紧,防止煮制过程中破裂。同时在肠身每隔一段用牙签扎几个小孔,便于排气防爆。
-
煮制白肠:锅中加足量清水,放入白肠,用中小火慢慢加热。待水温逐渐升高后,注意观察,保持微沸状态,避免大火导致肠衣破裂。煮制约 1 小时左右,直到肠衣变得紧实有弹性,内容物完全熟透即可。
-
冷却定型:将煮好的白肠捞出,放在盘中自然冷却约 15 分钟,使其更加结实,方便后续切割。
-
食用方式:白肠可直接食用,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切成短节或薄片。传统吃法是将切片放入平底锅中稍煎一下,外皮微焦酥脆,内部软糯鲜香,风味更佳。
注意事项:
- 灌肠时不要填得太满,以免煮制过程中胀破。
- 若使用冷冻羊血,需提前解冻并搅拌均匀。
- 调味可根据个人喜好适当调整,如添加辣椒粉等。
此道西藏特色小吃“白肠”,不仅风味独特,而且富含蛋白质与热量,具有良好的温补作用,是高原地区人们冬季进补的理想食品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