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地区:湖南小吃
菜系功效:湖南小吃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,口感丰富,注重香辣与鲜香的结合,同时兼具软糯与酥脆的层次感。珍珠罗(打槌锣)作为其中一员,不仅味道独特,还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,具有补充能量、增强体力的作用。
珍珠罗(打槌锣)的做法详细介绍:
【制作材料】
糯米1250克,精面粉500克,猪肉(肥瘦各半)500克,叉烧猪肉100克,水发香菇75克,水发玉兰片250克,葱花100克,绵白糖300克,味精3克,白胡椒粉5克,湿淀粉50克,酱油125克,精盐12.5克,熟猪油300克。
【详细步骤】
-
处理糯米:将糯米放入清水中浸泡2至4小时,使其充分吸水变软。泡好后捞出淘洗干净,沥干水分。随后将糯米放入蒸笼中,用旺火蒸约15分钟。取出后轻轻洒上适量清水,并用竹筷将米饭翻松散,再次入锅蒸10分钟。重复此过程一次(再洒水、再蒸20分钟),确保糯米完全蒸熟并变得蓬松柔软。蒸好的糯米盛入盆中备用。
-
准备馅料:将水发香菇、水发玉兰片、猪肉及叉烧猪肉分别切成均匀的小丁。取炒锅置于火上,加入熟猪油50克,待油热后下入猪肉丁、叉烧肉丁、玉兰片丁,煸炒至七成熟状态。随后加入酱油、精盐、味精及清水250克,小火焖煮至食材熟透、汤汁收浓。炒好后倒入装有糯米饭的盆中,再加入熟猪油200克,充分搅拌均匀,使糯米与馅料融合,形成软糯咸香的馅料。
-
制作面皮:将精面粉放入盆中,逐渐加入清水200克,边加边搅拌,揉成光滑不粘手的面团。继续用力揉搓至面团表面光滑,然后静置饧面约10分钟。接着将面团搓成长条,分成100个小剂子,每个剂子用手掌压扁,再用擀面杖擀成直径约6.6厘米的圆形薄皮。
-
包制生坯:取一张擀好的面皮放在左手掌心,右手用勺子舀入馅料约75克。然后用右手虎口慢慢将面皮边缘捏拢,形成一个中间空、四周鼓起的“喇叭口”形状,确保封口严密。依次包完所有面皮与馅料,将做好的生坯整齐地摆放在瓷盘中,喇叭口朝上,每盘摆放10个。
-
蒸制成型:在蒸锅中加足清水,大火烧沸后放入装有生坯的瓷盘,盖上锅盖,用旺火蒸约10分钟。待面皮变得透明、软糯且富有弹性时即可取出。
-
调制糖汁芡:另起炒锅,加入熟猪油50克烧热,再加入绵白糖、葱花和清水200克,不停搅拌至糖融化、汁液微稠。随后迅速加入湿淀粉勾芡,使汤汁变得浓稠顺滑。最后撒入白胡椒粉,搅拌均匀后立即关火。
-
淋汁装盘:将蒸好的珍珠罗逐个取出,摆放在大盘中,趁热将调好的糖汁芡均匀地淋在其表面。糖汁遇热更易附着,使成品呈现出晶莹剔透、宛如珍珠般的外观。
【制作要领】
- 面团必须揉匀并充分饧透,以保证面皮柔韧不易破裂;
- 蒸制过程中使用沸水旺火,确保珍珠罗快速定型,表面光滑不粘手;
- 糖汁勾芡需掌握火候,不宜过稀或过稠,以能均匀包裹珍珠罗为宜。
【菜品特色】
珍珠罗(打槌锣)外形圆润饱满,形似锣槌,外皮晶莹透亮,内馅香气四溢,甜咸交融,软糯适口,营养丰富,是湖南传统小吃中的精品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