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小吃宋嫂面的做法详细介绍
所属地区:四川小吃
工艺:熬煮汆炖烩焖法
宋嫂面的制作材料:
韭菜叶面条500克,鲤角(即鱼腹部软肉)1条,金钩(干虾米)适量,青腿菇适量,玉兰片适量,花椒适量,菜籽油适量,郫县豆瓣适量,豆油适量,胡椒粉适量,猪肉适量,味精适量,醋适量,姜适量,葱适量,蛋清豆粉适量,湿豆粉适量,料酒适量,精盐适量。
宋嫂面的介绍:
此面是用“宋嫂鱼羹”作臊子而得名。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游西湖时,有一位渔妇献上一道鱼羹,味道极其鲜美,乾隆皇帝食后曾询问其姓名,但后来只记得她姓宋,于是便有了“宋嫂鱼羹”的美称。宋嫂面正是以此为灵感,将鱼羹风味融入面食之中,成为川渝地区独具特色的小吃之一。
宋嫂面的特色:
面条滑嫩爽口,汤汁鲜香浓郁,略带麻辣,口味层次丰富,极具川菜风味特色。
教您宋嫂面怎么做,如何做宋嫂面:
第一步:准备原材料并初步处理
- 将鲤角鱼刮去鳞片,去除内脏及鱼鳃,剔除鱼骨和鱼皮,取净鱼肉切成筷子头大小的颗粒。
- 青腿菇、玉兰片分别洗净后切小颗粒,金钩用水泡发后改刀成小粒。
- 将玉兰片和青腿菇放入沸水中焯水,捞出后用清水漂洗备用。
- 葱一部分切成段,一部分切成细花;姜拍碎备用;郫县豆瓣剁成细末备用。
第二步:炸制鱼丁
- 锅中倒入适量温油,将鱼丁加入蛋清豆粉拌匀后下锅,中小火炸至鱼丁定型且表面微黄,捞出控油备用。
第三步:制作花椒油
- 另起一锅,倒入适量菜籽油烧热,放入花椒粒炸出香味,待花椒变色后捞出,制成花椒油备用。
第四步:炒制面臊子
- 锅中再次倒入菜籽油烧热,放入剁细的郫县豆瓣炒香,炒出红油。
- 加入高汤适量,放入部分豆瓣、鱼骨、鱼皮、葱段、姜块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熬,使汤汁充分吸收鱼腥味与辣味。
- 待汤汁出味后,捞出鱼骨、鱼皮、葱段和姜块。
- 下入金钩、玉兰片丁、青腿菇丁继续翻炒,使其入味。
- 再次加入炸好的鱼丁,搅拌均匀后用湿豆粉勾芡,使汤汁浓稠呈二流芡状。
- 最后加入之前炸好的花椒油,搅匀后关火,面臊子即完成。
第五步:煮面并调碗
- 在另一锅中加足量清水烧沸,加入少许盐,放入韭菜叶面条煮熟,注意掌握火候,避免煮烂,以柔韧滑爽为佳。
- 准备面碗,碗底放入适量豆油、醋、味精、胡椒粉、猪肉末、葱花,并加入少量高汤调匀。
- 面条煮好后捞出沥水,放入调好味的面碗中,浇上热腾腾的面臊子即可。
宋嫂面的制作要领:
煮面条的水量要宽裕,避免粘连;面条不宜煮得太软,应保持一定的弹性与滑爽口感。另外臊子中的鱼丁需提前码浆炸制,既能锁住鲜味,又能提升口感;勾芡时要掌握好湿豆粉的用量,确保汤汁浓而不腻,入口顺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