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地区:上海小吃
工艺:熬煮汆炖烩焖法
擂沙圆的介绍:
擂沙圆是上海著名的糕团名点,起源于清末年间,由上海城里三牌楼一位专卖汤团的雷老太首创。她为了让顾客便于携带汤团,在煮熟的汤团表面滚上一层干赤豆粉,色红味香、别具风味,因而广受欢迎,得名“擂沙圆”。雷老太去世后,这门手艺由江西籍李姓师傅继承经营,成为永昌茂点心店的特色点心,后来又发展为乔家栅点心店的招牌品种,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,是夏季消暑的传统小吃。
擂沙圆的特色:
外表呈赭黄色,清香爽口,粉糯软滑,口感独特,是一道兼具美味与传统风情的小吃。
擂沙圆的功效与作用:
赤豆具有健脾利湿、清热解毒的功效,适合夏季食用;汤团则富含碳水化合物,能提供充足能量,整体是一款营养丰富、清凉解暑的传统点心。
擂沙圆的制作材料:
赤豆1000克,成品生汤团100个
详细制作步骤:
-
处理赤豆:
- 将赤豆用清水淘洗干净,去除杂质。
- 放入清水中浸泡约2小时,使豆子充分吸水膨胀。
- 浸泡好后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清水(以没过赤豆3厘米左右为宜),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慢煮至豆子酥烂。
-
制取赤豆粉:
- 将煮酥的赤豆连同部分煮豆水一起装入洁净的布袋中(保留豆泥香味)。
- 扎紧袋口,用手或工具用力挤压布袋,将水分尽可能挤出。
- 挤干后的豆泥摊开放在烤盘中,放入烘箱中低温烘干至完全干燥。
- 烘干后的豆块取出后用粉碎机打成细粉,过筛一次确保细腻无颗粒,即成赤豆粉备用。
-
煮汤团:
- 取一大锅,加入足量清水,置于炉灶上大火烧沸。
- 将生汤团轻轻放入沸水中,同时用勺背轻轻推动汤团,防止粘锅底。
- 保持中火煮至汤团浮起,再煮约1分钟即可成熟。
-
捞出沥干:
- 用漏勺将煮熟的汤团捞出,控干水分。
- 可将汤团平铺在干净的竹筛或网筛中晾置片刻,使其表面稍干但保持温热状态。
-
裹赤豆粉:
- 准备一个大碗或容器,放入适量赤豆粉。
- 将煮好的汤团分批放入其中,轻轻摇晃或翻动,使每个汤团均匀地滚上一层赤豆粉。
- 注意动作要轻柔,避免汤团破裂影响外观和口感。
-
趁热食用:
- 擂沙圆应趁热食用,外层的赤豆粉香气扑鼻,内里的汤团软糯可口,冷后会影响口感。
制作要领提示:
- 赤豆粉需密封保存于干燥环境中,可保存一年之久,随用随取。
- 煮汤团时务必用勺背轻轻推动,防止粘锅或破皮。
- 若家中没有现成生汤团,也可自己包制小汤团,口味更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