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小吃糊汤米酒的做法详细介绍
所属地区:湖北小吃
工艺:熬煮汆炖烩焖法
糊汤米酒的制作材料:
蜜桂花100克,糯米2500克,白糖1500克,蜜橘饼150克,食用碱20克,酒曲5克。
糊汤米酒的相关功效:
此小吃具有补气养血、暖胃散寒、促进消化等功效,尤其适合冬季食用,能够增强身体御寒能力,同时因其含有丰富的发酵成分,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,改善肠胃功能。
糊汤米酒的特色:
色呈乳白,稠浓的酒中点缀着白色米浆,似朵朵芙蓉花,质地糍软,醇香、甘甜、柔润。
教您糊汤米酒怎么做,如何做糊汤米酒:
-
准备米酒:首先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,放入清水中浸泡约12小时,待米粒充分吸水膨胀后捞出。将泡好的糯米上锅蒸熟,蒸至米粒透明且有弹性即可。蒸好后摊凉至常温,撒入酒曲拌匀,装入干净容器中密封发酵,约3~5天即成米酒备用。
-
磨制米浆:取另一份糯米(2500克),同样用清水浸泡12小时以上,直至米粒松软。然后捞出并用清水冲洗数遍,去除表面杂质和酸味。将洗净的糯米加适量清水,用石磨或搅拌机磨成细腻的米浆。磨好后倒入干净布袋中,扎紧袋口,压上重物,挤干多余水分,得到较稠的米浆块状物备用。
-
调浆与发酵:将挤干水分的米浆放入大钵中,加入少量自制米酒汁(米浆与米酒汁比例约为100:1),再加入食用碱10克和清水250克,用手或勺子充分搅拌均匀。放置在温暖处进行发酵,时间控制在1~2小时之间,直到米浆略微起泡、略有酸香味为止。
-
熬煮糊汤:取一口大锅置于旺火上,加入2500克清水烧沸。此时将已发酵好的米浆缓慢倒入沸水中,并边倒边用长柄勺顺时针方向不停搅动,防止结块或粘底。随着加热米浆逐渐变稠,此时加入剩余的纯碱水(含食用碱5克)继续搅拌,观察糊汤颜色变化,当呈现淡黄色并开始起泡时为佳。
-
调味收汁:接着加入白糖750克,轻轻翻拌使其完全融化。继续加热并不断搅拌,待糊汤变得浓稠、表面泛起细密泡沫时,加入事先准备好的蜜桂花和蜜橘饼,快速搅拌均匀,使香气融合。
-
出锅盛装:确认糊汤达到理想浓稠度和风味后,即可关火,将糊汤米酒盛入碗中,稍凉后食用更佳。
糊汤米酒的制作要领:
- 配料比例要掌握适当,尤其是食用碱的用量不宜过多,以糊浆呈淡黄色为宜;
- 在加热熬煮过程中必须用手勺不停地搅动,以免糊底或受热不均影响口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