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小吃·鲜肉粽子的做法详解
所属菜系: 上海小吃
菜系相关功效: 鲜肉粽子是上海地区传统名吃之一,具有软糯可口、香气扑鼻的特点,适合端午节期间食用,也是一道兼具节日气氛与家庭温馨的美食。其糯米富含碳水化合物,能提供充足能量,猪肉则补充蛋白质和脂肪,营养丰富,适宜全家享用。
一、所需材料:
主料:
- 精糯米 2500克
馅料:
- 猪腿夹心瘦肉 1500克
- 猪肥膘 500克
辅料:
- 干粽箬 300克(约40~50片)
- 干丝草 25克
调味料:
- 白糖 100克
- 精盐 75克
- 红酱油 400克
- 料酒 40克
- 葱姜汁 50克
二、制作步骤:
步骤1:处理粽叶与丝草
将干粽箬和干丝草放入锅中,加入足量清水,大火煮沸后焯烫至粽叶颜色变青翠,捞出后立即用冷水冲洗干净,并浸泡在冷水中备用。这样可以增加粽叶柔韧性,防止包制时断裂。
步骤2:腌制糯米
将精糯米淘洗干净,沥去水分后放入大盆中。加入白糖、红酱油200克、精盐35克,充分拌匀。静置腌制1小时,在此过程中每隔20分钟左右翻动一次,使糯米均匀吸收调料味道,提升整体风味。
步骤3:准备肉馅
将猪腿夹心瘦肉洗净,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,每块约30克,共约50块。同时将猪肥膘也切成小块,每块约10克,同样准备50块。将瘦肉与肥膘混合,加入料酒、红酱油200克、精盐40克、葱姜汁搅拌均匀,腌制至少1小时,让肉块入味。
步骤4:包粽子
取两张泡软的干粽箬,如叶片较小可使用三张,将叶尖部分重叠成一条直线。注意一张正放、一张反放,以增强包裹效果。将粽叶折成三角形口袋状,在底部先铺一层糯米,放入一块瘦肉和一块肥膘,再覆盖一层糯米,将粽叶四角折叠包裹紧实,最后用浸泡过的干丝草捆扎牢固,形成枕头状的粽子。
步骤5:煮粽子
将包好的生粽子放入大锅中,加入足够多的清水,水面需高出粽子约15厘米。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慢煮约4小时。煮好后不急于取出,继续焖泡5小时以上,让糯米更加软糯入味。
三、制作要领:
- 糯米入味关键: 在腌制过程中要适时翻拌,确保每粒米都吸收到调味料。
- 粽叶处理技巧: 焯水时间不宜过长,避免粽叶发黄变脆;浸泡保持湿润便于操作。
- 火候控制: 煮制过程应保持火力稳定,不可中途停火,以免影响口感。
- 肥瘦搭配: 使用猪肥膘是为了增加肉香与滋润感,使口感更丰富,建议不要省略。
四、成品特点:
鲜肉粽子外形饱满,棱角分明,色泽酱红诱人。糯米香糯适口,带有淡淡甜味,内馅肉质鲜嫩多汁,肥而不腻,咸甜适中,充分体现了上海小吃精致细腻的烹饪风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