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地区:广东小吃
工艺:蒸法
松糕的介绍:
松糕是一款历史悠久的广东传统小吃,早在清朝年间的《调鼎集》中就有关于其制作方法的记载。如今在广东地区,这种传统风味依旧流行,虽然在用料方面稍有调整,但整体制作技法与古法基本一致,配方也更为完善和精细。松糕色泽淡黄,质地柔软而富有弹性,口感香甜不带酸味,是深受喜爱的传统点心。
松糕的特色:
色呈淡黄,内部布满均匀细小气孔,软绵适口,甜而不腻,无明显酸味。
松糕的制作材料:
大米1500克,酵浆75克,红糖600克,碱水、发酵粉各适量。
详细制作步骤:
-
浸泡与磨浆:将大米放入清水中浸泡约2小时,直至米粒充分吸水变软。随后将米粒连同泡米水一起倒入石磨或搅拌机中,磨成细腻的米浆。注意过程中要不断搅拌,确保磨出的米浆均匀顺滑。
-
压干成湿粉:将磨好的米浆装入干净的棉布袋中,扎紧袋口后放置于重物下进行压榨,去除多余水分。大约压干8-10小时,最终得到约2250克的湿米粉团。
-
准备熟浆引子:取其中100克湿米粉,加入100克清水调匀,然后倒入锅中隔水加热,边加热边搅拌至米浆变成透明状并完全熟透为止。取出冷却至常温备用。
-
调配发酵液:将煮熟的米浆中再加入100克清水,随后加入75克已发酵的酵浆,搅拌均匀后倒入一个大盆中。密封盆口置于温暖处静置发酵约12小时,视环境温度而定。冬季时间可适当延长,夏季则缩短,以达到充分发酵的状态。
-
熬制糖水:将600克红糖加入适量清水,在小火上慢慢加热熬煮,待红糖完全融化后继续煮沸几分钟,使其成为浓稠适中的糖水,放凉备用。如使用白糖代替红糖,则需适当增加发酵粉用量,以保证成品松软洁白。
-
混合主料:将放凉后的糖水倒入已发酵好的米浆中,轻轻搅拌均匀。接着加入适量发酵粉与少量碱水(用于中和酸性),再次搅拌至完全融合,形成稀稠适中的粉浆。
-
蒸制松糕:在蒸笼底部铺一层干净湿润的纱布,防止粘底。将调好的粉浆缓慢倒入蒸笼中,尽量摊平表面。将蒸锅预热至锅内蒸汽充足,放入蒸笼,盖上锅盖,使用旺火连续蒸制约30-40分钟,直至松糕完全熟透,用手轻按能迅速回弹即为成功。
-
出锅与切块:蒸好后稍晾片刻,脱模并切成适当大小的方块即可食用。
松糕的制作要领:
- 米浆必须磨得足够细腻,并过筛滤去残渣,以保证成品口感柔滑;
- 发酵过程是关键,应根据季节控制时间长短,若条件允许,可使用恒温箱辅助发酵;
- 红糖可用白糖替代,但要注意调整发酵粉比例;
- 蒸制前蒸锅务必提前预热,蒸制时保持大火,避免中途断火,以确保松糕蓬松不塌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