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菜谱大全 > 上海蟹壳黄家常做法大全

上海蟹壳黄家常做法


上海小吃——上海蟹壳黄的做法详细介绍

所属地区: 上海小吃
菜系类别: 小吃类点心
菜系相关功效: 蟹壳黄是上海传统名点,外皮酥松、内馅香甜,适合早餐或下午茶时食用,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,适量食用可补充能量、增进食欲。


一、所需原料

主料:

  • 精面粉 1100克

辅料:

  • 老酵面 400克
  • 食碱 40克
  • 净猪板油 250克
  • 绵白糖 700克
  • 饴糖 50克
  • 生芝麻 500克(实际使用约150克)
  • 熟猪油 600克
  • 花生油 10克

二、制作步骤详解

第一步:准备糖板油丁

  • 将净猪板油切成小丁。
  • 将猪板油丁与绵白糖一起拌匀,制成糖板油丁备用。建议提前腌制1小时以上,让糖充分渗入板油中,增加香味。

第二步:调制油酥面团

  • 取盆一个,加入精面粉750克。
  • 再加入熟猪油600克,用手搓揉均匀,直至形成细腻、柔软的油酥面团。
  • 揉好后盖上湿布,静置备用。

第三步:调制发酵面团

  • 另取一盆,放入剩余面粉350克。
  • 加入开水100克搅拌成雪花状,待稍凉后加入温水或冷水约400克。
  • 同时将撕碎的老酵面一同加入,揉成光滑的面团。
  • 揉至表面光滑、不粘手为止,然后静置醒发1小时左右,直到体积膨胀。
  • 发酵完成后,加入食碱水(用40克食碱加适量水调匀),揉匀中和酸味。

第四步:包酥起层

  • 将发酵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,擀成长约50厘米、厚约0.3厘米的长方形面皮。
  • 将之前准备好的油酥面团搓成长条形,平铺在面皮中间位置。
  • 用手轻轻将油酥摊平,覆盖整个面皮。
  • 由外向内卷成长筒状,再擀成长方形面皮。
  • 接着将其三折(类似叠被子),再次擀平。
  • 卷成圆柱形后,切成每个约20克的小剂子。

第五步:包馅成型

  • 将每个小剂子按扁,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面皮。
  • 包入5克糖板油丁,收口捏紧,确保不漏馅。
  • 收口朝下压成扁圆形饼坯。
  • 在饼的一面刷上事先调好的饴糖水(饴糖50克+水50克混合均匀)。
  • 快速蘸上一层生芝麻,使芝麻均匀粘附在饼面上。
  • 在另一面(收口面)拍上少许冷水,防止烘烤过程中变形。

第六步:烘烤定型

  • 将处理好的饼坯放入预热好的烤炉中(炉温控制在180℃左右)。
  • 烘烤时间约为15~20分钟,期间注意观察颜色变化。
  • 待饼面呈现金黄色、芝麻微焦香即可取出。

三、制作要领

  • 面团发酵要到位:酵面需揉匀并充分醒发,使其变得柔软有弹性,才能保证成品口感酥松。
  • 油酥比例要准确:每200克酵面配比约150克油酥面,这样层次分明,不易破酥。
  • 烘烤火候要掌握:火不宜太大,以免表皮过快上色而内部未熟;中途可适当翻动饼坯,确保受热均匀。
  • 芝麻粘附技巧:刷完饴糖水后应迅速蘸芝麻,避免糖水干掉影响粘附效果。

四、菜品特色

上海蟹壳黄以其独特的外形和风味闻名,饼体扁圆、色泽金黄,外皮酥松、内馅香甜,入口即化,带有芝麻的香气和糖板油的浓郁甜香,是一款极具代表性的上海传统点心。因形状酷似蟹壳、色泽如蟹壳般红亮,故得名“蟹壳黄”。此点心创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初,以萝春阁、吴苑饼家最为著名,至今仍是深受喜爱的传统美食。

使用说明

爱查询菜谱,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美食菜谱平台,它精心汇编了国内外各大菜系的精华,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菜谱大全。这里汇聚了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,同时也融合了世界各地的异国风味,共计收录了超过2万个菜谱。无论是传统家常菜,还是新颖创意料理,用户都能在这里找到,并且可以免费查询,让每一位热爱烹饪的朋友都能轻松提升厨艺,成为家里的星级大厨,从此烹饪不再求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