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地区:北京小吃
工艺:炸汆法
焦圈的制作材料:
面粉500克,精盐12克,食碱6克,明矾14克,植物油2500克(用于炸制),水适量。
焦圈的介绍:
焦圈原为清代宫廷内的一种油炸食品,后由御膳点心师孙德山将技艺传给升源斋烧饼铺的邬殿元及赵宝明,从此将焦圈技艺流传下来,成为北京传统清真小吃一绝。老北京吃焦圈时习惯搭配绿豆汁、咸菜丝等食品,别有一番风味。焦圈外形似手镯,色泽金黄油亮,口感焦香酥脆,入口即化,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小吃之一。
焦圈的特色:
外型玲珑剔透,形如手镯,焦黄油亮,口感酥脆不腻,久放不变软。
焦圈的做法详解:
-
调制矾碱盐水溶液:
将明矾、食碱和精盐分别碾成细末,放入盆中,加入75克温水,用研槌搅拌至起泡沫。随后再倒入225克温水,充分搅拌均匀,制成矾碱盐水溶液,静置备用。 -
和面与醒发:
取一大盆,放入面粉,然后缓缓倒入部分上述矾碱盐水溶液,用手搅拌均匀。一边搅拌一边洒入少量清水,直至面粉初步形成团状。此时继续揉和,使面团更加光滑紧实。盖上湿布让其静置醒发15-30分钟。 -
二次加液与再次醒发:
面团醒好后,将剩余的矾碱盐水溶液分次洒在面团表面,继续揉和均匀,使面团更具延展性和韧性。随后将面团对折成条状,在表面抹上一层植物油以防粘连,按平后再次醒发15-30分钟。 -
分割成型:
醒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案板上,切成宽度约2厘米的长条。取两条叠在一起,用双手的中指在中间横向压出一道凹槽,再用刀从凹槽处纵向切开,但不要切断两端,形成一个环状结构,即为焦圈生坯。 -
油炸定型:
锅中倒入足量植物油,加热至五六成热(油面微微泛泡)。将焦圈生坯轻轻拉伸一下,顺势放入油锅中。待其浮起后用长筷子小心翻转,并将筷子插入焦圈中心慢慢转动,使其受热均匀、形状圆润。炸至两面呈深褐色、表面酥脆即可捞出沥油。
焦圈的制作要领:
- 明矾、食碱、盐的比例必须准确,否则会影响成品的酥脆度和口感;
- 油炸过程中火候控制非常关键,火太大容易炸糊,火太小则不易酥脆;操作手法要快而稳,确保焦圈外形美观、口感出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