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地区:北京小吃
工艺:炸汆法
馓子麻花的制作材料:
面粉1250克,芝麻150克,红糖150克,食碱12克,明矾20克,熟猪油15克,植物油1500克(约耗500克)。
馓子麻花的功效与特色:
又称馓子、环饼,是麻花类的花式品种。环饼据说早在战国时期便已有之,秦汉以后成为寒食节必备食品之一,历史悠久。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作诗赞美馓子麻花:“纤手搓来玉色匀,碧油煎出嫩黄深。夜来春睡知轻重,压扁佳人缠臂金”。此小吃形似馓子,色泽金黄,外酥里脆,香甜可口,是老少皆宜的传统美味。
详细制作步骤:
-
准备面团:
在一个大盆中(或使用和面机),先加入250克清水,将食碱、明矾、红糖以及熟猪油放入水中搅拌均匀,直至完全溶解。接着再加入1000克清水,倒入全部面粉,充分混合,揉成一个光滑且富有弹性的面团。揉好后盖上湿布或保鲜膜,静置醒发约30分钟,使面团更加柔软易操作。 -
分剂整形:
面团醒好后,用手轻轻搓成长条状,分割成每个约50克的小面剂。取一个小面剂,在湿润的芝麻仁中蘸一下,使其表面沾满芝麻,然后搓成细长条备用。接着取两根搓好的面条,对折两次,形成8根并列的细条,再轻轻拉伸至约24厘米长,最后将两端捏紧,形成中间略鼓、两端细小的枣核形状,即为麻花的生坯。 -
油炸成型:
取一口干净的锅,倒入植物油,油量以能淹没待炸麻花为准。开火加热待油温升至六成热(约180℃,插入筷子周围有密集气泡),将做好的麻花生坯小心放入油锅中,用漏勺轻轻翻动,防止粘连。炸至麻花浮起,颜色由白转为金黄色,并且表面酥脆即可捞出沥油。 -
成品装盘:
捞出的麻花摊凉后可直接食用,也可装入密封容器中保存,保持酥脆口感。
制作要领:
- 面团必须揉匀、醒透,确保质地均匀,易于塑形;
- 油炸过程中要注意火候控制,避免外焦内生;
- 炸制时需勤翻动,确保受热均匀,颜色一致;
- 成品应达到浮于油面、色泽金黄、口感酥脆的标准。
馓子麻花不仅是一种风味独特的传统小吃,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,适合家庭聚会、节日庆典或作为茶点享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