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系:港台菜
客家菜包的功效:此道客家菜包以糯米及蓬萊米為主,提供充足碳水化合物能量,蘿蔔乾有助於消化、促進腸胃蠕動,搭配夾心肉與蝦米補充蛋白質營養,適合家庭聚餐食用,具有傳統風味與飽足感。
製作材料:
外皮部分:
- 糯米漿 10 兩
- 蓬萊米漿 6 兩
- 糖 2 兩
- 粽葉 適量
餡料部分:
- 蘿蔔乾絲 3 兩
- 夾心肉 4 兩(切成細絲)
- 蝦米 1 兩
- 紅蔥頭 5 瓣(切片)
- 醬油 1/2 大匙
- 鹽 1/2 大匙
- 胡椒粉 1 小匙
詳細製作步驟:
1. 製作外皮麵糰:
將糯米漿與蓬萊米漿混合在一個大碗中,攪拌均勻。取一大湯匙的混合米漿放入滾水中煮熟,待其浮起即表示熟透。撈出後放回原米漿碗中,趁熱加入糖,慢慢揉搓至麵糰呈現Q彈且富有彈性的狀態。接著將麵糰分割成每份約30公克的小麵糰,蓋上濕布或保鮮膜防止乾燥,備用。
2. 準備餡料食材:
將蘿蔔乾絲洗淨後瀝乾水分,切成小段狀。放入無油鍋中乾炒,去除多餘水份使其口感更佳。蝦米先以溫水泡軟後瀝乾;夾心肉切絲;紅蔥頭切薄片備用。
3. 炒製餡料:
起一炒鍋,加入少量食用油,油熱後先放入紅蔥頭片,小火煸炒至香味飄出並略呈金黃色。接著加入蝦米炒香,再放入夾心肉絲翻炒至肉絲變白熟透。最後加入處理好的蘿蔔乾絲,以及醬油、鹽、胡椒粉等調味料,持續拌炒至所有材料完全融合、香味四溢。炒好後盛出放涼,避免包入時燙熟外皮。
4. 準備粽葉:
將粽葉裁剪成圓形小片(直徑約10公分左右),事先鋪在蒸籠內,底部可稍微抹上一層薄油以防沾黏。
5. 包製菜包:
取一份準備好的小麵糰,用手掌壓成圓形餅狀,中央放入適量炒好的餡料(約一湯匙),再將邊緣慢慢往中間收口捏緊,整形成圓形包子狀,注意不要讓餡料外露。
6. 蒸煮完成:
將包好的菜包放在已鋪好粽葉的蒸籠上,入鍋以中大火蒸約15分鐘,至外皮完全熟透、表面光滑有光澤即可取出。
7. 上桌享用:
客家菜包可直接熱食,口感Q彈帶有淡淡粽葉香氣,鹹香內餡豐富,是一道兼具傳統與美味的客家點心。
提示:若一次製作較多,可冷凍保存,食用前以蒸氣加熱恢復口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