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地区:上海小吃
工艺:炸汆法
家常巧果的制作材料:
面粉500克,老豆腐200克,白糖200克,花生油1000克(约耗300克),黑芝麻50克。
家常巧果的介绍:
家常巧果是上海著名的传统名点,创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,后来盛行于上海和江苏一带,原为春节佳品,后逐渐成为常年经营的小吃,深受当地百姓喜爱。
家常巧果的特色:
色泽金黄,香甜酥脆,口感独特,是家庭聚会或日常零食的理想选择。
家常巧果的相关功效:
本品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,老豆腐富含植物蛋白,有助于补充营养;黑芝麻则可润肠通便、养血润燥,适量食用对身体健康有益。
家常巧果的做法步骤如下:
-
准备面团:将500克面粉倒在干净的案板上,在中间挖出一个窝。依次加入200克老豆腐、100克清水、200克白糖、100克花生油以及50克黑芝麻。用手将这些材料慢慢搅拌均匀,揉成光滑不粘手的面团。
-
醒面处理:将揉好的面团盖上干净的布或保鲜膜,静置饧发约30分钟,使面团充分松弛,这样后续擀皮时更容易操作。
-
擀皮切条:将饧好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一张极薄的面皮,厚度如纸张般即可。在擀的过程中,可以适当撒些干面粉以防粘连。擀好后再撒一层干面粉,然后将面皮切成约5厘米长、1.6厘米宽的小条。
-
整形生坯:将切好的小条轻轻抖散,防止互相粘连,即为巧果的生坯。
-
油炸成型:取一口干净的锅,倒入约1000克花生油,置于火上加热至六成热(油面微微波动,插入筷子周围有细小气泡)。此时将巧果生坯分批下锅,中小火炸制,不断翻动使其受热均匀。炸至表面呈现金黄色泽,捞出控油。
-
成品装盘:待油分沥干后,将炸好的巧果盛出,摊凉后即可装盘享用。
家常巧果的制作要领:
- 揉面时一定要揉匀并充分醒发,确保面团柔软光滑、不粘手;
- 擀面皮时要厚薄均匀,切条时也要保持粗细一致,这样才能保证成品外形美观、口感一致;
- 油炸过程中注意控制火候,火不宜太大,以免外焦内生或炸糊,影响整体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