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小吃乾州锅盔的做法详细介绍
所属地区:陕西小吃
工艺:烙焙法
乾州锅盔的制作材料:
- 面粉5000克
- 酵面500克
- 食用碱适量
乾州锅盔的介绍:
乾州锅盔因始制于乾州而得名。乾州即今陕西省乾县,锅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。相传当年修筑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——乾陵时,众多工匠、民夫和士兵聚集于此,粮食供应困难。为了解决吃饭问题,有士兵将面粉制成饼坯,放在头盔中在火上烤熟食用。这种饼不仅香酥可口,而且便于贮存,后来被当地民间传承并改良,沿袭至今。由于饼是用头盔代替锅具烤制而成,故称“锅盔”。
乾州锅盔的特色:
色泽浅黄,皮薄中厚,表面鼓起,馍瓤酥脆,层次分明,香醇浓郁。
乾州锅盔的详细制作步骤:
-
准备原料:准备好所需面粉、酵面和食用碱,并根据季节调整清水用量(夏季水温稍低,冬季稍高)。
-
调制面团:将面粉倒入盆中,加入酵面和适量食用碱,然后慢慢加入清水进行揉和。注意水量不宜过多,最终要形成一个较硬的面团。面团硬度是锅盔成功的关键之一,越硬越好。
-
排压面团:将初步揉好的面团放置在案板上,使用木杠反复边压边折。在操作过程中,逐渐撒入干面粉以防粘连,同时通过不断折叠、翻转、压制,使面团更加光滑细腻、富有弹性。整个过程需用力均匀,持续进行直至面团完全筋道、无气泡为止。
-
分剂成型:将处理好的大面团摘成若干大小适中的剂子(每个约1公斤左右),再逐个用木杠转压成圆形饼坯。饼坯直径约为24厘米,厚度控制在约2厘米左右,形状要圆整,厚薄一致。
-
烙制锅盔:将做好的饼坯放入铁鏊中开始烙制。铁鏊应提前预热,但温度不宜过高,以免外焦内生。烙制过程中要做到“三翻六转”,即勤看、勤翻、勤转,确保受热均匀。
-
观察颜色与鼓起状态:当饼面呈浅黄色、颜色均匀且表面微微鼓起时即可取出。此时锅盔外皮酥脆,内部层次分明,香气四溢。
-
冷却保存:出炉后自然放凉,装袋或密封保存,不易变质,适合长时间携带或储存。
乾州锅盔的制作要领总结:
- 面团要硬:面团硬度决定了锅盔的口感和层次,务必做到越硬越好。
- 杠压要均匀:使用木杠反复排压面团,使其光滑紧实,增强韧性。
- 烙制讲究火候:“三翻六转”是关键,火不宜太旺,避免表皮过早焦糊。
- 注重传统技艺:延续古法手工制作,保留地道风味。
乾州锅盔的相关功效:
乾州锅盔是一种耐储存、便携的传统主食,尤其适合长途旅行或作为应急食品。因其采用天然发酵和慢火烘烤,有助于健脾养胃、助消化,同时也富含碳水化合物,能提供充足的能量,是老少皆宜的地方特色美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