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菜谱大全 > 佛手豆沙包家常做法大全

佛手豆沙包家常做法


湖北小吃佛手豆沙包的做法详细介绍

所属地区:湖北小吃
工艺:蒸法

佛手豆沙包的介绍:
佛手豆沙包是湖北省武汉市的传统名优风味小吃,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细腻的口感而闻名。此小吃不仅外形美观,形似佛手,而且内馅甜润、口感松软,是一道兼具视觉与味觉享受的地道美食。

佛手豆沙包的相关功效:
赤豆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,有助于清热解毒、利水消肿;芝麻油则具有润肠通便、滋阴养血的功效,搭配精面粉和白糖,整体营养均衡,适合作为早餐或下午茶点心食用。


佛手豆沙包的制作材料:

  • 精面粉 5500克
  • 白砂糖 1200克
  • 老酵面 750克
  • 芝麻油 300克
  • 赤豆 1000克
  • 食碱适量
  • 清水适量(用于泡豆、煮豆)

详细制作步骤:

第一步:制作豆沙馅料

  • 将赤豆挑选干净,去除杂质后放入清水盆中浸泡约8小时,使其充分吸水变软。
  • 浸泡好的赤豆捞出,放入锅中,加入足量清水,大火烧沸后转小火慢煮至豆子完全软烂,能轻松压碎为止。
  • 将煮熟的赤豆捞出沥干水分,稍晾凉后倒入细筛中,边加少量清水边揉擦,使豆皮与豆肉分离,滤去豆皮。
  • 将滤出的豆泥用纱布包裹起来,挤出多余水分,得到较为干燥的豆沙。
  • 取炒锅置于微火上,加入芝麻油加热至微微冒烟,放入白砂糖炒至完全融化。
  • 将豆沙分次加入锅中,持续翻炒,使糖与豆沙充分融合,并炒干多余水分,直至豆沙变得光滑、油润且不粘锅即可盛出备用。

第二步:调制发酵面团

  • 将老酵面用温水(约35℃)调成稀糊状。
  • 将精面粉倒在案板上,中间开窝,将调好的酵面糊倒入窝中,逐步揉入面粉中,揉成光滑的面团。
  • 揉好后,将面团放入盆中,盖上干净湿布,在温暖处静置发酵约1小时,或至体积膨胀两倍大、内部充满气孔为止。

第三步:中和面团并整形

  • 发酵完成后,将适量食碱用水化开(碱水浓度以尝之略带咸涩为宜)。
  • 在案板上撒些干面粉防粘,将发酵好的面团放在上面摊平,倒入适量碱水,反复揉透揉匀,直至面团手感光滑、无酸味为止。
  • 继续将面团搓成长条状,揪成每个约重37.5克的小剂子,逐个按扁擀成圆形面皮,要求厚薄均匀、边缘略薄。

第四步:包制佛手形状

  • 取适量豆沙馅料(建议每只约15~20克),放在面皮中央。
  • 捏合收口,做成一头封口、另一头敞开的“光头”状(收口朝下)。
  • 将敞开的一端轻轻按扁成斧头状,然后在该部位均匀切八刀,形成八条指状。
  • 除两侧最外边两条保持自然散开外,其余六条依次向背面翻折,再用手指从中间向两侧轻捏一下,使其呈现出立体的“千指佛手”造型。

第五步:醒发与蒸制

  • 包制完成后,将佛手豆沙包整齐摆入蒸笼中,再次静置醒发约5分钟,使面团回弹力恢复。
  • 锅中加足量清水烧至沸腾,放入蒸笼,旺火蒸约8分钟,待包子膨松柔软、表面光滑即可出锅。

佛手豆沙包的制作要领:

  • 赤豆必须提前充分浸泡,并彻底蒸烂,以便后续过筛去皮和滤出细腻豆沙。
  • 炒豆沙时要耐心操作,务必炒干水分,达到光滑油润的状态,才能保证口感细腻不粘牙。
  • 面皮要擀得大小一致、厚薄均匀,确保每个豆沙包的馅料量一致,成品外观统一。
  • 成品应一次蒸熟,避免中途揭盖导致塌陷,影响口感与外形。

使用说明

爱查询菜谱,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美食菜谱平台,它精心汇编了国内外各大菜系的精华,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菜谱大全。这里汇聚了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,同时也融合了世界各地的异国风味,共计收录了超过2万个菜谱。无论是传统家常菜,还是新颖创意料理,用户都能在这里找到,并且可以免费查询,让每一位热爱烹饪的朋友都能轻松提升厨艺,成为家里的星级大厨,从此烹饪不再求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