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常菜谱——豆瓣酱的制作
【菜系类别】
家常菜谱
【菜系相关功效】
豆瓣酱是川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调味品,具有增进食欲、促进消化的作用。其香辣浓郁、咸鲜适口,不仅可提升菜肴风味,还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,适量食用有助于补充营养、增强体质。
【详细制作步骤】
一、原料准备
主料:蚕豆、辣椒(鲜椒或干椒均可)
二、蚕豆脱壳处理
-
湿法脱壳:
- 蚕豆除杂后放入清水中浸泡,直至豆粒无皱皮、断面无白心并呈发芽状态为止。
- 浸泡完成后,可用人工或机械剥去皮壳;也可使用2%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80~85℃,将浸透的蚕豆放入其中浸泡4~5分钟,待皮壳呈棕红色时立即取出,并用清水漂洗至无碱性。此时皮壳极易去除,操作需迅速,以免豆肉变色影响成品质量。
- 此方法适用于要求瓣粒完整、色泽良好的豆瓣酱生产。
-
干法脱壳:
- 将晒干的蚕豆进行除杂,使用石磨或钢磨调整页距磨去皮壳,再通过风选分级筛出豆肉备用。
- 现代多采用脱壳机进行脱壳,效率高,卫生条件好,每台每天可处理蚕豆2500~4000公斤。
三、豆瓣处理
- 将脱壳后的蚕豆子叶按颗粒大小分别放入浸泡容器中,加入不同水量进行浸泡。
- 浸泡时间以豆瓣吸水膨胀为准,一般重量增加1.5~2倍,体积膨大1.8~2.2倍。
- 判断浸泡程度:拭去表面水分,折断瓣粒,若断面中心有一线白色层,则表示水分已适度。
- 浸泡过程中会有部分可溶性成分溶出,如蛋白质等,可另行回收利用。
四、制曲工艺
- 豆肉浸泡适度后,及时排放余水或捞起沥干,送入曲室进行通风制曲。
- 因豆瓣颗粒较大,制曲时间应适当延长,通常为2天。
- 曲室内温度要控制得当,防止“干皮”现象,必要时可在曲料面上覆盖一层席子。
- 种曲用量为豆瓣原料的0.15~0.3%。
五、制酱醅过程
- 将蚕豆瓣曲送入发酵容器中,表面扒平并稍压实。
- 待品温升至约40℃时,缓慢注入18~20°Bé的盐水,盐水用量约为豆肉原料的一倍。
- 若能将盐水加热至60℃使用更佳。
- 最后撒上封口盐,保持品温在45℃左右进行发酵,也可移至室外继续后熟,使香气更浓、风味更佳。
六、辣椒处理
-
鲜椒处理:
- 鲜红椒洗净去蒂,沥干水分。
- 每100公斤鲜椒加盐22~24公斤,层层铺放,撒盐均匀并压紧,表面撒少量食盐封面,铺竹席并压重物,促使卤汁流出以防变质。
- 容器加盖,定期检查,如盐水减少应及时补加淡盐水。
- 经腌渍约3个月后即可使用,使用前粗碎后再磨细,磨浆时可添加适量2°Bé盐水调节稠度。
- 每100公斤鲜椒可制成椒浆约150公斤,每日搅拌一次以防生霉。
- 传统四川豆瓣酱在磨制椒浆时还会加入约20%的含盐甜米酒汁以增添风味。
-
干椒处理:
- 干辣椒先加水浸泡,再加适量食盐腌渍数日。
- 使用时加入20°Bé盐水至总量达500公斤,磨成浆状。
- 此椒盐浆也可自然发酵数天,但风味不如鲜椒。
七、配制与杀菌
- 将成熟后的蚕豆瓣醅与适量椒盐混合,搅拌均匀即成为豆瓣酱。
- 如作佐餐用途,应进行加热灭菌处理。
- 成品如能封坛再发酵半个月,风味更醇厚,包装后出售品质更佳。
【注意事项】
- 整个制作过程要注意环境卫生,避免杂菌污染。
- 发酵期间应定期检查温度与湿度,确保正常发酵进程。
- 储存时应密封保存,置于阴凉干燥处,防止受潮变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