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地区:山东小吃
菜系功效:开胃、顺气、舒肝、健身
口镇顺香斋南肠的制作材料:
主料:莱芜黑猪肉50千克
辅料:口镇酱油4千克,精盐2千克
调料:砂仁、边桂(肉桂)、小茴香、八角、花椒、石落子(草果)、白芷等适量中药材
工具材料:肠衣若干(少量)
口镇顺香斋南肠的详细介绍:
口镇南肠起源于山东莱芜口镇,由一位名叫苏有南的中医为调理母亲身体而创制。其母久病体虚,苏有南将多种中药材与猪肉混合后灌入肠衣晾干,便于长期保存和食用,最终助母康复。此法流传下来,并以“南”字和地名“口镇”命名,称为“口镇南肠”,又名“口镇香肠”。该香肠在1983年和1985年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,具有久存不腐、香味浓郁、口感醇厚的特点,是适合外出携带的传统美食。
口镇顺香斋南肠的做法步骤详解:
-
选肉处理:选用优质莱芜黑猪肉,肥瘦比例适中,清洗干净后切成薄片或小块备用。莱芜黑猪肉质紧实、味道纯正,是制作南肠的关键原料。
-
配料调制:将口镇酱油、精盐依次加入切好的猪肉中,再加入研磨成粉的砂仁、边桂、小茴香、八角、花椒、石落子、白芷等多种中药材。中药配方需根据传统比例调配,确保药香与肉香融合协调,调味时要搅拌均匀,使每一块肉都充分吸收调料。
-
腌制入味:将拌好调料的肉片放入大盆或容器中,盖上保鲜膜或布巾,置于阴凉处进行腌制。腌制时间一般为两天,在此期间需多次翻拌,保证肉质均匀入味,避免局部过咸或未入味的情况发生。
-
准备肠衣:提前准备好猪肠衣,用清水反复漂洗,去除异味和杂质,保持肠衣柔韧且清洁备用。
-
灌肠定形:将腌制好的肉料逐一填入肠衣中,注意不可灌得太满,以免蒸煮过程中爆裂漏肉。同时按一定长度分节绑扎,形成一节节整齐的香肠形状。
-
晾晒风干:将灌好肉料的香肠挂于通风良好、阴凉干燥的地方进行自然晾晒。晾晒时间视天气情况而定,通常需要数日,直至表面微干、质地紧实为止。晾晒过程有助于增强风味并延长保存期限。
-
蒸煮熟制:取一大型汤锅,加入适量清水、少许酱油及剩余的中药材,大火烧开。锅内放一层竹批或蒸架作为垫底,防止香肠直接接触锅底。将晾干后的香肠放入锅中,改用小火慢蒸,使其均匀受热至熟透。蒸煮时间一般为1~2小时,成熟度要掌握得当,既不能生也不能过熟。
-
冷却包装:蒸煮完成后,将香肠取出,放置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凉。待完全冷却后进行分装或出售,也可真空包装以延长保质期。
口镇顺香斋南肠的制作要领总结:
- 严格选用莱芜黑猪肉,确保肉质优良;
- 腌制过程中要多翻多拌,使调味均匀;
- 灌肠不宜太饱满,以防破裂;
- 晾晒时间充足,有利于风味提升;
- 蒸煮火候适中,避免影响口感;
- 调味精准,控制咸度,突出药香与肉香的和谐搭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