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系:卤酱菜
功效:健脾开胃、润肺止咳、降血压
口味:五香味
工艺:酱制
百花串酱菜的制作材料:
主料:红萝卜120克,白萝卜120克,胡萝卜120克,佛手瓜100克,黄瓜150克,茭白150克,圆白菜150克,苤蓝100克,圆白菜100克,螺丝菜100克,蒜苔100克,豇豆120克
辅料:大蒜(白皮)30克,子姜30克
调料:盐100克,酱油1000克
特色:成品咸中带甜,咸甜适度,酱香味浓郁,脆嫩可口,开胃增食,适合长期储存而不失香脆。因含有多种草药成分,还具有润肺、止咳、降血压的辅助功效。
百花串酱菜详细制作步骤:
一、原料预处理
- 将所有蔬菜(红萝卜、白萝卜、胡萝卜、佛手瓜、黄瓜、茭白、圆白菜、苤蓝、螺丝菜、蒜苔、豇豆等)削去外皮或根部,洗净后剔除纤维较粗的部分(如豇豆头、老筋等)。
- 根据不同蔬菜的质地和大小,切成条状或片状,以便后续入味。
- 切好的蔬菜放入浓度为5%的盐水中浸泡,时间约为5天。此过程可以去除蔬菜中的原液,使其脱水并初步形成脆性口感。
二、第一次腌制(一走)
- 将处理好的蔬菜取出,沥干水分。
- 按照每100千克蔬菜的比例,准备100千克酱油。
- 将蔬菜放入缸中,倒入酱油完全淹没食材,开始第一轮酱泡,时间为5天。
三、第二次转移腌制(二走)
- 第5天后,将蔬菜连同酱油一起从第一缸转移到第二缸中继续浸泡,时间仍为5天。
- 此步骤有助于进一步脱水和吸收咸味。
四、第三次转移腌制(三走)
- 将蔬菜与酱油一同转入第三缸,继续浸泡5天。
- 这一轮的目的是让蔬菜更充分地吸收酱香,同时逐渐形成脆嫩的口感。
五、第四次转移腌制(四走)
- 将蔬菜与酱油再次转入第四缸,继续浸泡5天。
- 前四步统称为“随缸”操作,即不断倒缸的过程,旨在逐步逼出蔬菜中的水分,增强其脆性,并使其初步入味。
六、第五次入料缸腌制(最终调味)
- 从第四缸中取出蔬菜,沥干多余酱油。
- 准备一个干净的料缸作为最终腌制容器。
- 在料缸中加入提前调配好的香料包和甜味剂,开始最后阶段的风味融合。
香料配方说明:
- 香料包括:花椒、胡椒、八角、蔻仁、公丁、小茴香、山柰、草果、桂皮、桂仁、藿香、草香、苏麻、桐花、瓜蒌仁、西仁、党参、当归、川芎、杏仁、芯极、香松、救驾、甘草、芯松、青果、交香、红牡丹、白牡丹、环草、孔兰、银兰、白兰、香花、芍叶、金瓜、瓜片、香蕉片、橘皮等。
- 所有香料按比例混合后碾成细末,用纱布包裹备用。
- 同时在料缸中撒入适量蒿枝、苏麻杆、阴苞谷等植物材料,以增添自然香气。
- 加入适量红糖、白糖、冰糖提升整体甜味层次。
- 可加入少量味精以增加鲜味。
- 各种香料用量控制在3~5克之间即可,避免味道过重。
- 将处理好的蔬菜放入料缸,确保被香料与糖分均匀覆盖。
- 密封缸口,继续浸泡7天,使蔬菜充分吸收香料与甜味,形成独特的五香味。
- 经过总计约26天的腌制(前四缸共20天+料缸7天),百花串酱菜即可完成。
- 取出后可根据需要进行装瓶或密封包装。
- 成品可长期保存,且越久香味越浓郁,口感越佳。
- 整个腌制过程中,务必保持器具清洁卫生,防止杂菌污染。
- 腌制期间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,避免阳光直晒。
- 若气温较高,适当缩短浸泡时间;若气温较低,可适当延长。
- 红萝卜:服用人参、西洋参期间不宜食用,以免影响补益效果。
- 白萝卜:忌与人参、西洋参同食。